怎样看懂气相色谱图?色谱图的基本参数有哪些?

发布日期:2020-09-04 10:21
分享到:
在《气相色谱仪是怎么构成的?气相色谱仪组成部分?》中小编介绍了气相色谱仪的构成,其中谈到当样品组分在色谱柱内分离、通过检测器时,会产生相应的信号,形成色谱图。那么色谱图上的数据都是什么意思呢?怎样看懂色谱图?


X轴(保留时间)-定性


气相色谱图的X轴,显示了组分从进样到检测器的保留时间(minutes),比如下图中,有三个色谱峰,物质A在3分钟左右出峰,我们就可以说在3分钟左右出峰的是物质A(定性),同理,在7分钟左右出峰的是物质B,在10分钟左右出峰的物质C。


一般来说,组分的沸点越低,对固定相吸附能力越差,保留时间就越短,反之,则保留时间越长。如果是分析沸点/性质相近的组分,可以使用恒温分析,反之,建议使用程序升温,有效提高工作效率。


Y轴(浓度/含量)-定量


Y轴,或者说是峰的面积,反映的是特定组分的浓度/含量。峰的面积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?它等于色谱峰高(h)和半峰宽(w½)的乘积,以下图为例,比如这个色谱图上只有两个色谱峰,A峰的面积是680mm²,B峰的面积是2320mm²,那么组分A的浓度就是680/(680+2320)*100%≈22.67%,依此方法,组分B的浓度算出来是77.33%。


现在很多色谱图都会给出保留时间、峰面积等数据,不需要自己计算,这里只是科普介绍一下。除了这两个主要指标,在分析色谱图时下面这些参数同样值得关注:

峰形(峰宽):它是用来判断色谱柱分离性能的重要依据,峰形越窄,说明柱效越高;

分离度R:它是指色谱峰两峰之间的距离,用来判断色谱分离条件(固定相/流动相)是否恰当。如果R<1,表明两峰未完全分离,R≥1.5,则可以认为两峰完全分离。

更多参数可以网上查询或咨询博纳利维(专业气相色谱仪厂家)工作人员。

由于气相色谱进样方式和检测器的差异,色谱图在呈现方式可能也会有所不同,但色谱图的基础(如上所述)是大致一样的。另外,大家在使用气相色谱仪时,最好先进行已知成分/浓度的组分的测试,一方面是确定仪器的准确性,另一方面则是方便和未知的组分进行比较。

阅读更多文章